本帖最后由 上上签 于 2025-7-8 23:47 编辑
到了小暑节气了,我倒不是特别在意这些节气,只因每到一个节气,咱多博就会出一个关于节气的福利活动,我不得不应个景,也写几句,算是给心一个交代,记录这一天的心路历程。
小暑节气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了,“暑”意为炎热,小暑表示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,民间有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”的说法。
二十四节气,虽然对于我这个闲散之人,不怎么重要,可对于农户人来说,却要时时注意着。到什么节气,庄稼就该长成什么样子。
小暑节气,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,棉花进入花铃期,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,需注意防旱、防涝和病虫害。这是幼年时期,就听父亲说过的,那时,每一个节气,都会被父亲与母亲牢牢记住,在夜晚的葡萄架下,闲聊是,会絮叨几句。
到了小暑节气,父亲开始饮茉莉花茶。茯茶放进木质箱子里,等到暑气过了,才会继续出现在父亲的茶壶里。茶壶是旧的,一把木质手柄的搪瓷壶,红泥小火炉,烧水沏茶。 那时,家乡没有井,只有蓄水池,水质不好,不过离我家不远的地方,有一眼泉水,父亲时常骑着自行车去驼水。驼水是为了煮茶,母亲可舍不得用这些水煮饭,怕父亲驼水辛苦,累着了。
那时,家里穷,喝不起什么好茶,父亲赶集的时候,就称上一大包散装的绿茶。小暑前后,母亲种植的茉莉花也到了开花的时节,采摘几朵茉莉花,与绿茶一起冲泡,清香味瞬间弥漫开来。
父亲喜欢煮一大壶茶,放在小院的葡萄架下,几个搪瓷缸子,放在茶壶边上,渴了就咕咚咕咚地喝一缸子,一壶清凉感,瞬间蔓延到全身,连指尖都染上了茉莉花的清香气。
茉莉花也在葡萄架下散发着香味。那时,母亲可不是栽种一两盆茉莉花,而是栽种了十几盆呢。母亲是个有心人,谁家丢弃的破瓷盆,破瓦罐,都会被母亲捡拾回来,栽种上茉莉花。
时间的长河里,我常常想起母亲的茉莉花,在寂静地绽放着,葡萄架下,那种独特的香味,飘出好远好远。 小暑饮茶,讲究“清”与“透”。此时阳气浮于外,阴气藏于内,脾胃易受湿热侵扰,过于浓烈的茶汤反而加重身体负担。
明代《茶疏》中说“暑月宜饮绿”,鲜嫩的绿茶最合时宜。龙井的豆香、碧螺春的花果气,用80度左右的温水冲泡,叶片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,汤色清澈如琥珀。
一口入喉,舌尖先触到微涩,而后回甘漫上喉头,仿佛将山间清泉的凉意带入体内,驱散周身暑气。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说“夏兴冬废,非饮也”,真正的饮茶之道,恰是顺应时节的自然。
小暑的茶,不必追求名贵,只消取当季的鲜叶,用活水冲泡,在蝉鸣聒噪的午后,于檐下竹椅上品一杯,看茶汤里映出的流云,便懂得古人“一碗喉吻润,二碗破孤闷”的惬意。这一杯茶,饮下的不仅是清凉,更是对夏日时光的温柔接纳。
小暑,饮茶解暑,回忆那些与茶有关的往事,茶香如故,少了懂茶之人。我坐在窗前,饮一杯茉莉花茶,等你来,与一同饮茶,解暑。
|